随着蓝营“改选”进入最后倒计时配资平台在线咨询,选战愈加激烈,也引发了外界的高度关注。在这个过程中,蓝营的内部矛盾显现无疑,大家可以看到不少“私下操作”和“拉踩”戏码,让人看得眼花缭乱,颇为惊讶。
其中,最受瞩目的无疑是郝龙斌、郑丽文、罗智强和张亚中之间的攻防战。郝龙斌最近几天备受质疑,尤其是在他拒绝参加4日和5日的辩论后。他表示自己去花莲帮忙,但很快谎言被揭穿,原来他拒绝辩论的真正原因,是要与地方人士进行会晤。更有意思的是,在他拒绝辩论后,并没有立刻去花莲,而是跑到了宜兰举办宴席,和35名蓝营地方人士进行了餐叙。
而在辩论结束后,郝龙斌立刻结束了花莲之行,转而前往新北拜访侯友宜,寻求支持。很多人认为,郝龙斌不仅是在临阵退缩,更是在玩心计。或许他认为辩论是自己的弱项,于是选择从拉拢地方势力入手,为自己的选战铺路,但这一做法也让人觉得他有些“吃相难看”。
展开剩余74%赵少康也成为了焦点人物。事实上,郝龙斌并不是第一次拒绝辩论。在9月20日的首次辩论中,他就以“准备不足”为由拒绝参战。面对舆论压力,赵少康很快站出来为他辩解,称拒绝辩论的主意是他出的。因此,也有人猜测,郝龙斌的第二次拒绝辩论背后,仍然是赵少康在“指导”他。
这种做法让萧旭岑直言不讳,认为这次“改选”的关键并不在于地方派系,而是蓝营的基层力量。他指出,很多派系人士其实并不支持郝龙斌,尤其是背后有赵少康的影子,这让不少支持者感到不满。
另一个备受关注的人物是郑丽文。凭借其“接地气”的表达,她获得了蓝营基层和黄复兴派系的支持,甚至在多个“改选”民调中,她都以较大优势位居第一。但在10月5日的辩论中,郑丽文突然表示,如果自己能成功当选,她希望能与高市早苗见面。这番言论迅速引发了张亚中的强烈反应,批评她与外界的预期不符。
郑丽文之所以获得支持,正是因为她的立场非常贴近蓝营基层和黄复兴的看法。然而,这番言论让很多原本支持她的选民开始动摇,甚至一些黄复兴派系成员开始质疑是否应该继续支持她,转而选择支持其他候选人。
面对这些质疑,郑丽文在10月7日的说明会上做出了澄清。她表示,自己并非要与高市早苗合作,而是希望与她进行交流,阐明蓝营对于两岸问题的立场。郑丽文强调,自己不愿成为任何政治势力的棋子,更不会低声下气,始终坚持要为两岸和平做出贡献。她希望通过与高市的交流,消除误解,明确蓝营的立场,并维护台湾的独立性和尊严。
郝龙斌也面对不少批评,他公开表示,很多民调结果并不真实,部分竞争者为了争取声量,甚至恶意抹黑他。他坚决否认与朱立伦有私下接触,强调自己与朱立伦完全没有沟通,外界的质疑纯属无稽之谈。
面对“临阵退缩”的质疑,郝龙斌愤怒回应,他表示自己曾与绿营的苏贞昌、谢长廷等人进行过辩论,既然敢与绿营辩论,怎么可能害怕蓝营内部的辩论?他甚至提出,如果任何一位角逐者认为他“临阵退缩”,可以随时和他进行一对一的辩论,看看谁更有论述能力。
但郝龙斌的这一番话,外界却普遍认为更像是自我辩解。有人指出,如果他真的愿意参与辩论,那为何不直接安排辩论环节,而是搞这种一对一的挑战?这反而暴露了他心虚的态度,也让人质疑他是否真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应对辩论。
此时,张亚中站出来回应,表示自己接受郝龙斌的挑战,愿意与他进行一场一对一的辩论。他还说,自己完全不怕与郝龙斌对决,因为无论从论述能力还是政治理念来看,他都能轻松胜过郝龙斌。于是,问题来了:郝龙斌会接受挑战吗?还是继续回避?大家都在等待着接下来的发展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万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